其他
让“大妈”都能盖房子|常民建筑交互式设计理念与实践|人民的建筑|下
2014年的专题“在地建造”以谢英俊及其团队近十年来的实践为发端,梳理台湾社会都市状况及现代建筑运动以来的脉络,指出谢英俊的工作不只是建筑计划,而应以“社会性建筑”的视角将其理解为空间生产计划,进而详实剖析其应对方法与隐含却强劲的哲学基础,期待建筑师仍能保有追寻社会统合之希望。借助当代政治学为研讨基底,结合建造、展示、社会等多重维度,倡言“没有建筑的建筑师”之预设,将是从其特定行动模式的起因、持续参与到相应的后果中显现的主体化过程。由此,建筑正成为社会运动经由在地建造的副产品,规划正成为城市展示经由媒介传播而来的群劳作。以此切近谢英俊之“开放体系”技术改造之核心,正是凭借其技术专业的“质”,以新的建造系统推动设计组织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应对真正的社会化“量”产,意即大众自身之建造能力。与之呼应的是,比照“达姆施塔特国民学校”未建成案的思想史来路与台湾本地自发性的实践典例“宜兰经验”,痛切地指出将“本质问题”历史化、区域化之倾向,实则使得着重于普遍性的知性之必然,缩减为有限时空中的感性之偶然,这一在二十世纪初的欧洲受到过极大挑战的实证主义之“荒谬”景象,却已是我们自身建筑历史、理论与实践现况的“最佳”写照。首先让我们回到2011年谢英俊/常民建筑的演讲选录,院外将陆续推出评论展以及相关专题与活动的整理内容。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改革开放30年,我们农村盖房量大概是城市的4倍以上,诸位可能很惊惧中国城市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但是请你节省一下,在农村发生的事情诸位没有看到是更令人吃惊的,大概是4倍以上的量。大部分农民盖一次到两次房子,沿海发达地区可能盖第三次房子。农村的问题只有从太空看得到,平常因为他们房子都很矮,一排树林都挡掉了。这个图画圆圈的就是我们的村落,这是在河北平原地区看到的情况。宅基地占地量非常大,现在有18亿亩耕地红线的限制在里面,我们城市发展要土地,各种开发都要土地,这时候势必要调整到所谓的增减平衡这件事情,这是迟早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怎么要把农村土地重新整理。这样一个自然村,过去30年的发展,扩大了好几倍,但是现在大量人口外移,院落都是荒废的,所以势必要做适当的调整。
这是我们在河南做的一个项目,像这样500到1000户的村落,叫做中心村。光河南省就听说将近做了一万个村子,一万个村子是什么意思?等同于英国所有的居住单元,这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字。如果全国各地都这样做起来,这会是人类文明以来最大的地貌改造运动,虽然我们认为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它有多巨大、多严重呢?我们现在看到的农村的建设基本上大部分都无法解释,这是一种失语、失能的状态。
这种房子在河南很普遍,看起来好像都是明清古宅,其实不是,大部分是在80年代盖的,7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开始有钱就盖这种房子,看起来非常不错,但是非常穷。这种房子是随便一道墙都非常认真的做起来的,哪怕是堆一个小小的厕所,都有模有样的。但是盖刚才漂亮房子的人都在干什么呢?还在田间走来走去。这些房子一定是设计院做的吧,如果农村都是这个样子,这就是一个灾难。
我们不经意的划了所谓农村的标准,其实我们成了一个刽子手,抑制农民创造力的刽子手。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那么问题在哪里?上面的房子是由现代建造艺术建造的,下面的房子是那些大妈、那些农民他们的劳动力、创造力做出来的。为什么现在的设计、现在的设计师、现在的设计理念没有办法做到这么好,这就是源头,也就是现代文明对设计的训练强调的是个人,忘了那位大妈的存在。大妈的力量怎么样加到设计领域里来,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也是我们解开这个结的一个重要观念。
四川省茂县太平乡杨柳村
这是我提出来的一些看法,也是我十几年来在从事这个工作当中总结出来的观点,但不一定是唯一的解决之道,只是提供给大家参考。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设计者在面对这个课题的时候,他要相信自己是做一部分的事情,而不是做全部的事情,我们只是搭建一个平台,但是这个平台必须要非常完备的思考,他可以让居民能够发挥他的创造力跟劳动力,但是这个平台是具备哪些特性呢?第一是必须有开放性,第二是必须简化,简化的概念可能是短时间的,在这个过渡期当中,我们必须做到的。因为我们的技术都是新的技术、材料是新的材料,农民怎么样掌握这些事情呢?简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的原则。在这种条件之下,农民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够激发出来。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互动性,互为主体的设计概念。
这是我们在农村、在四川灾区做的案例,我们提供了一个钢架,这个钢架其实跟我们传统的差不多,在这个钢架里可以用传统材料、就地取材的方式盖房子,这就是所谓的开放式。这样才有办法,你做少部分的事情,用多样化的手段,反映多样化的地方的风貌,跟传统工艺结合起来,它是有弹性的。这是我们在青川做的,今年没有钱了,就只做一楼,过几年之后再把它继续完成,其实我们传统的建筑就是具备这种条件,是开放性的条件,具备可选择性。
我们现在的生活改变了,材料改变了,新的观念、新的做法不是能被他们所接受的,所以我们要推动一个新的建造方式,要简化,这才是他们能够掌握的。但是我们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体系,这部分是完全没有的。农村里有可以互相帮忙的优良传统,如果没有让它简化,他没有办法掌握生产技术跟生产工艺的时候,怎么可能互相帮忙呢?
这个例子是把轻钢结构简化,这只是我们做的一个参考,很多人怀疑为什么要用轻钢?像我们用这种高级钢,一公斤五块多,五块多可以买到一公斤的矿泉水吗?买不到,所以说很便宜的。用这个钢构是非常环保的材料,适当的简化以后,成本可以降到很低,所以用它非常环保。但是轻钢体系的建成,在国际上是非常昂贵的,当然有很多工艺还有各方观念上的差异。
这是我们实际做的做法的图,看起来都是用很简单的工具做的。我们所谓的简化并不只是说工艺上简化,它的生产过程简化,一般现在要盖轻钢的房子,国际上一个工厂没有投资几千万是不可能的,这个产业可以落实到社区。
这是我们在台湾88水灾后做的,有单位委托我们做,大概13个部落,我们在那个灾区建立了一个简易的工厂,可以很有效率的做。再看几个实际的项目,这是在四川阿坝州羌族的一个村落,下面是他们传统的房子,上面是我们规划的房子,等一下可以看小短片,看他们怎么做这个房子。很多旧的材料都可以用上,但是房子看起来大体上一样,如果劳动力是自己的话,一平米做起来不会超过600块钱。
另外一个项目是在台湾88水灾的项目,因为捐助是有限的,所以只是做核心的部分,其他部分是他们可以自己增建,完成之后是这个样子,因为中间预留了很多接口,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增建。这是房子,这个才是家,经过他们自己加工以后才成为家,是很不一样的。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个项目更特别,募集了大概盖房子所需要的1/4款项,其他都是用简单的材料拼凑起来的。
这个项目是最能够反映我们的观念,就是海地的项目。海地的状况到现在为止还是住在帐篷里,每个人都吃得胖胖的,束手无策,为什么?因为大部分土地是集中在六个家族手里,就是整个地区都是贫民区,除非把他们所有人都迁出去,但是不可能,那就只有束手无策。设计师们还是很有责任感的,给他们设计了很多这种房子,看起来很好,但是只有这个思路吗?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看他们是怎么盖房子的。他们都是用抛的,所以希望设计的时候照顾一下他们的肌肉。
海南省三沙市赵述岛
社区的力量他们自己可以解决,外人是没有办法协助的,他们怎么协调,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他们自己的家园,要建立这种社区,他们彼此之间社区的协调不是外人可以参与的,很多问题不是设计师的问题,单向思考是不能解决的,必须靠居民自己去解决。
同样的观念是,我们在城市里怎么看这件事情。这是我在去年底在深圳保障房的提案中做的,他们叫做自然生成的城市,但是现在喀什老农民大概也慢慢消失掉了。城中村也一样。这是规划过的城市。这是台北,人民的力量解放出来以后,变成这个样子,台北最有魅力的地方。
所以我们是不是有一个方法能够解决这个矛盾,就是规划跟人民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城市是不是就是这个样子的,城市里市民的创造力哪里去了,其实都可以找出来的。这是我在深圳保障房的提案,开发商或者政府做一个平台和架构,创造一个合宜的土地,中间的空间是由居民自己去经营,或者是由小的开发商、小的施工队去做,就可以反映出各种各样化的需求和城市面貌,这种空间就会出来。这种东西我们在农村看得到,在城市里为什么不行?其实这些都是千百万的农民的手跟创造力做出来的。这是我们大学的宿舍。
如何对社会公众谈美学?卡尔唯诺有一本书,我相信很多人看过《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最后一章谈到的是“复杂”,复杂、混乱、失控可能是更精彩的东西。这个项目是我们如何放弃创作者、设计者个人很强烈的意志,能够吸纳别人,这是不容易的。我举这个例子,这个项目是09年我们在深圳的双年展的一个作品,这是我的朋友,荷兰建筑师马克,他在台湾北部自己盖房子,搞了一年还是住在帐篷里,有一天他发现旁边有一只土蜂,用一个小时就盖好了一个非常好的建筑,他不知道怎么讲,很好,他就想盖类似这样的房子,所以他就有了一个提案,所以双年展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就做了一个提案,但是意见搞不定。最后我找了一个在四川的工作人员,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是非常有实践力,而且非常有想象力,所以就是四个人,完全失控的状态,完全不同。最后还是找这个小伙子来做,他在路边找了民工,民工也不晓得要干什么,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在一种失控的状态。我们这个团队的名字叫做“WEAK”,本来都是很强势的人,但是都觉得很weak。
这是在广场边上的乱搭建,都是失控状态。这是做出来的,非常有机的、超出想象的、超出设计师个人意志意外的东西。当然如果没有里面的任何一个人,这个就不存在。设计师的角色在这种状态之下,他的态度跟他的方法、跟他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最后很多植物也加入了。我还有一个短片给大家播放一下,感受一下羌族兄弟他们建设自己家园的激情。谢谢!
精编|建造不仅是人权,更应当是已经在消费时代逐渐被忘却了的人的政治本能!
512之于大陆的建筑师群体的意义,或许与921之于谢英俊及其团队有着相似之处。但是,不止于两者间社会脉络的差异,不止于灾后重建的乡村,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落于这两个日期之下的所谓灾难?又应当如何在比此前更为诡异的处境中,从濒临灭绝中站起?以下是由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夏铸九教授写于2003年的批评,历史地分析了谢英俊及其团队抵抗的建筑话语脉络以及对台湾社会的意义。这一回应并不止于对七十年代建筑话语范式转变之后具体到社区设计参与的重申以及给出异地移植这一明确的答案。
精编|离开现代建筑论述所支配的前卫建筑师的形式主义乌托邦陷阱……不被已为新保守主义所俘虏的后现代建筑所惑。
“协力造屋推动的绿建筑,在地生产自给自足的用材,以及因应地方(如原住民文化/地方材质)特色的呈现,就像屋顶上的石斛兰和居民和大自然间的关系,故名之”。以下是2003年初版的阮庆岳与谢英俊书信对话集(共12封书信往来)的最后一篇。信中建筑评论人观察到的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间的对望与回应,建筑师投身的切近经验,都将人们的思索引向了更为悠远的残响。规划理念、建筑专业作为,应当去往何处?是超超玄著?还是百日筑基?抑或作为消失中的中介?
精编|看似第三世界的落后行为,其实在批判的就是第一世界高度工业化的文明。